近年来,枣村乡姜庄村打破传统种植瓶颈,以发展设施农业大棚为抓手,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让百余名村民实现 “家门口就业、钱袋子鼓起来”。
走进枣村乡姜庄村120亩设施农业大棚内,饱满鲜亮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于田垄间,熟练地进行采摘、分拣,收获一筐筐鲜嫩的辣椒并发往全国各地。
滑县姜庄和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焦伟云说:“我们合作社种了20亩辣椒。每天早上6点开始采摘,都是当天摘当天发(货),发往湖南那边。现在行情比较好,3块多钱一斤,每7天摘一茬儿,一个棚一茬能摘1000多斤。”
收货辣椒繁忙的景象,源于姜庄村农业转型的创新实践。2021年,姜庄村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整合土地、筹措资金,建成了28座高标准设施农业大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联动机制,让土地真正实现高效利用。
枣村乡姜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思胜说:“我们村用差异化思维打破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每年10月下旬种菠菜,香菜,春节上市,3月份种甜瓜,6月份上市,7月份种辣椒,8月份种芹菜,真正实现了“一棚三收、四季生金”的高效产业目标。”
高效种植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姜庄村连续三年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带动百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如今,28座大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枣村乡姜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思胜说:“接下来,我们打算引进高附加值的新品种,继续拓宽销路,为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致富增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