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夏粮总产量达89.4万吨,比去年增加3.2万吨,增3.7%,实现了连续13年增产。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粮田建设,始终坚持“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推进力度,截止2014年底,全县高标准粮田已累计达到94万亩;今年计划投资18865万元,新建高标准粮田16.59万亩。目前,1.05万亩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和3.34万亩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已经完工,其它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施工之中。建成项目区内,已初步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生产格局。
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强化粮食科技支撑;我县精心打造了三级服务团队,组织农技、土肥、植保、农机等技术人员成立专家组,具体负责技术方案制定与培训等工作,全程为粮食生产提供科技服务;同时,按照“高标准粮田建设到哪儿,高产创建就跟到哪儿”的要求,在15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内,大力推进“一集成六统一”创建模式,实现了良田良策相辅、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辐射带动全县粮食稳定均衡增产。
针对今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态势较重这一实际,我县迅速组织开展“一喷三防”工作,在最短时间内组织农民先后开展了3轮次的喷防,防治面积累计达到了530万亩次,喷防工作做到了时间及时、措施到位、成效明显,有效遏制了病虫害对夏粮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抓好新时期粮食生产主体;建立健全促进机制、突出行政抓粮保障;开展试验示范,搞好技术储备;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的杠杆作用,鼓励、引导土地适度向有技术、会管理、懂经营的种粮能手集中流转,积极发展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初步统计,目前全县50亩以上种粮大户553个,家庭农场957个,农民合作社2941家,土地流转面积46.97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4%。
据农调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县小麦种植面积172.32万亩,比去年增加0.54万亩;平均单产518.8公斤,比去年增加17.1公斤,增3.4%;夏粮总产89.4万吨,比去年增加3.2万吨,增3.7%,面积、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