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里营镇,曾经闲置多年的废弃坑塘,通过“南虾北养”的探索,不仅让荒地焕发生机,更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走进八里营镇后黄店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连片的坑塘水波荡漾,村民们正忙着打捞、筛选小龙虾。
八里营镇后黄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栗世荣说:“目前,亩产小龙虾大概300多斤,现在龙虾这个价格,3钱到5钱的是20块钱一斤,6钱到8钱大概就是30多块钱一斤。”
八里营镇因林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镇党委政府一直想盘活废弃坑塘闲置地,经过调查研究,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通过多次外出学习,最终决定发展“南虾北养”的林下养殖模式。
八里营镇后黄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栗世荣说:“养这个龙虾一开始心里没底,怕气温、水质不适应,后来请了技术人员,教我们控温、调水、投喂、消毒等方面的技术,现在咱养这个龙虾,个大肉肥,肉质很结实。”
八里营闲置多年的废弃坑塘焕发生机,是我县盘活闲置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一只小龙虾,不仅盘活了一片坑塘,更养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八里营镇政府工作人员张振华说:“村里计划延伸产业链,扩大养殖规模,配套建设垂钓区、农家乐,发展“养殖+休闲”的乡村旅游模式,让废弃的池塘真正变成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金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