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滑县城关街道西唐庄村,62岁的朱清粉是街坊邻居公认的“孝星”。几年来,她凭着柔弱却坚韧的身躯,毅然扛起照料两位高龄老人的双重责任——90岁的母亲与88岁的婆婆。她用日复一日的悉心付出,让两位老人安稳享受晚年时光,成为全村践行孝道的榜样。
双重重担,用爱守护日常起居
朱清粉母亲年事已高,因严重关节炎导致膝盖变形,失去自主行走能力;婆婆则长期受严重肺炎困扰,两位老人的日常起居全靠她一人悉心打理。
每天清晨5点多,天还未亮,朱清粉便准时起床开启忙碌的一天:她先帮母亲穿戴整齐,缓缓扶到客厅安顿好,又马不停蹄转身照料婆婆起床、梳头、洗漱。
安顿好老人后,她立刻钻进厨房准备早餐。考虑到两位老人牙口不好,她费尽心思琢磨易消化的菜品,母亲爱喝小米粥,她就提前泡好食材;婆婆爱吃面条,她便特意采购。每顿饭都分成两份端到老人面前,亲眼看着两人吃完才放心,自己则总是最后一个用餐。因老人常年服药,她细心按早中晚将药片分好,用不同颜色的纸包好备用,喂药前还会先试水温,生怕烫伤老人。
危难时刻,坚守病床诠释孝心
去年夏天,朱清粉母亲因病情加重在滑县人民医院住院,朱清粉寸步不离守在病床前,日夜照料母亲输液、服药,一天仅能睡上几个小时。护士见她辛苦,时常关心慰问,她却总是笑着回应:“只要妈妈身体能好起来,再累也值得。”
平日里,天气晴好时,她便会带两位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聊家常。她则守在一旁,为老人整理衣物、梳理头发、修剪指甲。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始终保持着干净整洁的模样,脸上也常常挂着舒心的笑容。
质朴言行,传承孝老爱亲美德
每当村里人问起照料两位老人是否觉得劳累时,朱清粉总笑着说:“老人养我们长大,她们受了不少苦,现在岁数大了,走不动了,我们理应要养他们老。”简单话语中,藏着中国人最质朴的孝道初心。
朱清粉用数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好媳妇”的真谛,也为城关街道树立了孝老爱亲的典范。她的质朴与善良、责任与担当,不仅温暖了两位老人的晚年,更传递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这样的“孝星”,是城关街道精神文明建设中最鲜活的力量,也让“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动人的光彩,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与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