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3942
滑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号提案 | |||||||
提案时间:2024年04月11日 | |||||||
案由 (提案标题): | 关于大力发展我县绿色农业,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 是否同 意公开: | 是 | ||||
个人 提案 | 姓名:农林界别 | 界别:农林界 | 手机: 固话: | ||||
联名人: | |||||||
集体 提案 | 提案单位负责人: | ||||||
单位名称:(集体提案网上提交后提交纸质件盖章处) | |||||||
联系 方式 | 手机: 固话: | 邮箱 | |||||
通信 地址 | |||||||
建议承 办单位 |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 ||||||
注:此页为提案首页,必须填写,提案正文从第2页起,要一事一案,用仿宋3号字体,不超过1500字。 |
提案内容:绿色农业是一种以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科技创新为导向的现代农业模式。推进农业绿色全面转型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美丽滑县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县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户绿色发展意识不强。农户是从事绿色农业生产的主体,但大多数农户对于绿色农业的认识不清晰,绿色发展意识比较淡薄,他们往往遵循传统的种植模式,很多农户以为,仅仅不使用高毒的农药就做到了农业绿色发展,忽视了绿色农业的生态价值,影响了农业绿色发展。二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个别养殖户欠缺环保意识,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投资较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种养结合不紧密。三是秸秆综合利用能力不足。大部分秸秆以直接还田为主,其他利用较少。同时,全市主要采取的是企业自收和农民自愿处理为主的方式,收储运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的秸秆收储站点较少,现有秸秆产业化利用不足,制约了全县秸秆产业化发展。
具体建议:一是推进绿色技术使用,提升绿色生产水平。实施科技服务农户行动,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户运用优良品种、绿色技术、节能农机等发展智慧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采取高素质农民培训、田间学校等形式对农户开展绿色技术培训。推进科学用药,开展农药使用安全风险评估,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构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一批智能化、自动化田间监测网点,提高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水平。二是推行粪污资源利用,打造绿色种养模式。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推广节水节料饲喂、节水清粪等实用技术装备,实现源头减量。积极推广堆沤肥、沼气发酵等粪污处理技术,建设田间贮存和输送管网设施,加快推进畜禽粪肥机械化还田利用。三是推广秸秆综合应用,壮大绿色发展主体。坚持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引进和培育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按照合理运输半径,建设龙头企业、有收储组织、村有收储网点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四是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推动绿色链条发展。坚持加工减损、梯次利用、循环发展方向,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加工利用。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改善仓储保鲜、原料处理、烘干分级等设施装备条件,减少产后损失。集中建立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建立健全绿色流通体系,促进绿色农产品消费,引导企业和居民采购消费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拓展农业绿色发展空间。五是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提高绿色服务质量。着力培育一批为农户提供统防统治、代耕代种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业企业推广绿色投入品,推行绿色生产技术,开展绿色生产全程服务,以带动更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绿色发展。培养绿色技术推广人才,创新绿色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农业绿色生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六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绿色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财政激励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财政资金支持由生产领域向生产生态并重转变。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丰富完善信贷、保险、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探索建立农业生态补偿等质押融资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向绿色有机、低碳循环农业生产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适度扩大农业绿色发展金融投入规模。引导社会投入,实施一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扩大农业绿色发展社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