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光荣榜】城关街道五街村“好会长”李建民:初心践诺暖民心 新风劲吹润乡邻
发布时间:
2025-10-14
作者:
来源:
城关街道办
在城关街道五街村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当提起李建民的名字,村民们脸上总会泛起由衷赞许的笑容,纷纷称赞他是心系群众、情暖人心的“领头雁”。这位土生土长的五街村人,曾担任五街村党支部书记,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群众的赤子之心,曾荣获多项荣誉,为五街村的发展倾注心血、贡献力量。在担任红白理事会、道德理事会等农村群众组织会长期间,他更是热心服务群众,严格履行协会章程,积极推动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在五街村落地生根,成为群众心中当之无愧的好会长。
以“责任心”为舵,引领组织行稳致远
一个群众组织能否发挥作用,关键看“领头人”是否有担当。李建民始终以强烈的责任心,为群众组织找准定位、明确方向,成为组织发展的“掌舵人”。
在李建民接手五街村老年协会之初,协会面临活动零散、人心涣散的困境,不少老人直言“加入了也没啥意思”。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建民没有退缩,而是选择沉下身子解决问题。他挨家挨户走访村里的老人,拿着笔记本认真记下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有人想学智能手机跟上时代,有人热爱下棋唱戏想找到同伴,还有独居老人渴望有人陪伴聊天。摸清群众的想法后,他迅速牵头制定详细的协会章程,针对村内老人的需求,分类组建起书法组、戏曲队、智能手机学习班,每周固定时间开展活动,老人们再也不愁没事干,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心里别提多敞亮;针对独居老人的孤独困境,他还组织发起“结对帮扶”行动,让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定期上门串门陪伴,逢年过节更是带着志愿者上门送慰问、送关怀。
短短半年时间,曾经冷清的老年协会就变成了老人们口中的“欢乐大本营”。有老人拉着李建民的手感慨道:“李会长心里装着我们这些老人,跟着他,我们的晚年生活比蜜还甜!”正是这份“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的责任心,让李建民带领老年协会成为了五街村老人们的“温暖港湾”,也让其他群众组织看到了发展的方向。
以“同理心”为桥,架起与群众的连心路
群众组织的核心是“群众”,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才能真正化解隔阂、赢得信任。李建民始终以“同理心”为桥,用真诚贴近群众,用行动感染群众,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2018年春天,李建民的侄子家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喜得贵子。按照当地的旧俗,孩子出生后要提前三天大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和邻里乡亲前来庆贺,场面越热闹越显得有面子。就在大家以为李家会按照旧俗操办时,李建民的侄子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只摆5桌宴席,邀请的全部是直系亲属,坚决不搞大操大办。
这个决定的背后,离不开李建民的耐心引导。他得知侄子要按旧俗办宴席后,第一时间找到侄子,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大操大办不仅浪费钱,还会给其他村民树立不好的榜样,形成不好的风气,咱们得带头改改这旧俗。”侄子听后深受触动,决定响应移风易俗的号召。然而李建民的二哥,也就是孩子的爷爷,一开始却很不理解,对着李建民抱怨:“这怎么行?村里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办的,咱们不办热闹点,村里人该说我们不懂规矩了!”
面对二哥的不解,李建民没有急躁,而是拿出村里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一条一条念给二哥听,耐心解释道:“哥,时代变了,咱们的观念也得跟着进步。《村规民约》里明确说了,要喜事新办,拒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样才能促进咱们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咱们作为党员家属,更得带头遵守,给村里其他人做个好榜样啊!”在李建民的耐心劝说下,二哥终于想通了,不仅支持侄子的决定,还主动向邻里解释,消除大家的误解。
这件事在五街村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很多村民看到李建民一家带头践行移风易俗,也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不再搞大操大办。“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李建民从不满足于“纸上谈兵”,用自家人的实际行动当表率,用实打实的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也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群众组织的好会长,或许没有耀眼的头衔,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怀;或许没有惊天的壮举,却在一件件小事中温暖人心。李建民就是这样的好会长,他是城关街道五街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各个群众组织的“领头雁”,用责任、真诚与行动,让群众组织焕发出蓬勃生机,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他用自己的付出,让移风易俗之风吹遍五街村的每个角落,让群众组织成为了推动村里发展的重要力量,更以点带面带动城关街道形成良好风气,为基层高效能治理添砖加瓦。这样的好会长,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与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