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手机版 无障碍 | 适老化 |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滑县

红白事减负 人情味更浓 滑县文明新风润民心

发布时间: 2025-11-06 作者: 来源: 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讯(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王都君通讯员徐岩张艳娜)“一桌菜省了好几百元,负担轻了,人情味却更浓了。”11月2日,滑县赵营镇东新庄村村民马玉先说起为孩子操办的婚事,笑容格外轻松。这份轻松,源于村里红白理事会带来的婚宴“减负”。

  过去,东新庄村办红白事时攀比成风,给村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扭转这一局面,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明确宴席规模、礼金数额等操办标准。

  “村里谁家办红白事,我们理事会成员会提前上门沟通,讲解大操大办的危害,引导他们按标准办事。现在村民思想转变很大,都觉得这样省心又省钱。”理事会成员赵进立说。

  为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村里还将操办标准提炼成简洁标语,挂在主干道、文化广场显眼处,同时制作宣传录音,通过村内小喇叭循环播放,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村民生活。

  “现在,我们村办红白事的支出少了、攀比没了,实惠落到了实处,大家都满意。”村民刘俊峰说。

  在上官镇丁庄村,则以文艺为载体,让移风易俗“唱”进村民心里。

  “我们村里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彩礼量力而行’‘孝老爱亲’等内容编成唱词,用传统戏曲形式唱出来,村民听得进、记得住,村里的新风尚慢慢就树起来了。”村民陈凤姣说。

  这份理念不仅扎根心间,更化作了扎实的行动。村民丁雪迪今年5月结婚时,严格按照村里红白理事会章程操办,彩礼从简、宴席精简。“事办得漂亮,双方家长都满意,没给家里添负担。”丁雪迪说。

  为让文明理念更贴近生活,村里还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把移风易俗从“耳边风”变成“心头事”,为乡风文明筑牢根基。

  今年以来,滑县将移风易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抓手,多举措推动文明新风落地:创作小品、三句半、情景剧等文艺节目20余个,邀请国家级非遗大弦戏剧团创排《彩礼风波》,巡回演出13场;在公交站厅设置公益广告54块,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3万份;召开经验交流会2场,分享各村实践成果。

  如今,滑县23个乡镇(街道)的738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将婚丧嫁娶规定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村规民约+自治组织”,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渐成常态,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主办: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河南合正软件有限公司

网站标识码:4105260003 备案序号:豫ICP备2023004875号 豫公网安备 41910402000001号

访问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13 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