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支部 • 产业兴旺】枣村乡:“流”动土地 “转”富村民
发布时间:
2023-06-08
作者:
来源:
枣村乡党政办
热浪翻滚,机器轰鸣,成片的金黄麦穗被卷进收割机,转瞬变成颗颗硕大的麦粒,倾泻而出。6月7日,枣村乡袁营村集体流转的320亩土地全面收割。
“今天我们迎来了320亩集体土地的第一茬收获,小麦亩产达到了1200斤,总产量38.4万斤,按目前市场价格来算,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这是我们村2023年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也是我们村集体持续收益的开始……”袁营村党支部书记说道。去年9月,袁营村党支部在县委组织部、枣村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集体牵头成立滑县瑞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群众流转土地,实行规模化种植。
在村党组织的宣传发动下,98户农户将320亩土地以入股的方式流转至合作社,不仅能获得1000元/亩的租金,不耽误外出务工、创业,年底还能享受分红。合作社与河南滑丰种业签订购销协议,进行良种繁育,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流转后的土地还为村内20余名群众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不仅鼓起村民“钱袋子”,还增厚了集体“家底子”。
袁营村只是枣村乡土地流转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枣村乡紧紧把握农村经济发展新趋势,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积极探索,做活土地文章。依托全县首批“双绑”试点村的优势,坚持“为市场种地、为农民谋利、为企业助力”这一理念,探索建立“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姜庄经验”,走出了一条群众集体“双增收”的新路子。在此基础上,枣村乡将“姜庄经验”与“草坡模式”有效结合,在全乡大力推行土地流转,挖掘发展潜力,拓宽增收路子,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富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截至目前,枣村乡已在9个村推行“草坡模式”,累计流转土地2000余亩,预计为村集体增收40万元,带动群众就近就业90余人。
当前正是“三夏”大忙时节,枣村乡将紧抓夏种农业结构调整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大“草坡模式”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粮食品质、增加种植效益,走出一条土地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共赢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