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写滑县乡土教材的提案
发布时间:
2024-07-28
作者:
来源:
县政协提案委
序号:3955
滑县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15号提案 | |||||||
提案时间:2024年04月11日 | |||||||
案由 (提案标题): | 关于编写滑县乡土教材的提案 | 是否同 意公开: | 是 | ||||
个人 提案 | 姓名:王晓冰 | 界别:文化艺术新闻界 | 手机: 固话: | ||||
联名人: | |||||||
集体 提案 | 提案单位负责人: | ||||||
单位名称:(集体提案网上提交后提交纸质件盖章处) | |||||||
联系 方式 | 手机: 固话: | 邮箱 | |||||
通信 地址 | |||||||
建议承 办单位 |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 ||||||
注:此页为提案首页,必须填写,提案正文从第2页起,要一事一案,用仿宋3号字体,不超过1500字。 |
提案内容:乡土教材是指在学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范围内,结合学校所在地方的实际和特点而编写的教材。这类教材通常包括乡土文学、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文物史料、生产状况、文化设施、物产交通以及工农业发展的新成就等,能够有效地保护、传承和认同乡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乡爱国思想。滑县,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南省东北部,安阳市东南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滑县不仅见证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繁荣,更是历史上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上古五帝时期的颛顼高阳氏建都,到夏商时期的诸侯国鉏、西周的滑国和南燕国、春秋时期的卫国,到秦汉的白马县、东晋十六国时期的翟魏国、隋唐时期的滑州,再到五代十国至宋代的行政变动、明清时期的稳定发展。进入近现代,滑县继续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久远的滑州历史,沉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滑县的历史变迁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同时,也孕育出极富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滑县大平调、滑县大弦戏、滑县二夹弦、滑县木版年画、道口烧鸡、道口锡器、秦氏绢艺等,这些是滑县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了滑县文化的根与魂。现在,滑县正面临着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编写滑县乡土教材,不仅是对滑县悠久历史的传承,也是对滑县独特文化的认可和推广。通过乡土教材,学生能够了解滑县的历史变迁、地理环境、社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通过编写滑县乡土教材,可以记录和传播滑县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文化传承的功能;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乡村振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教化育人的功能;乡土教材也可以作为滑县文化的宣传媒介,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文旅推广的功能。
具体建议:一、编写一套系统的乡土教材。1.成立专项工作组:由教育、文化、党史、县志、档案等相关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负责乡土教材的编写、审定和推广工作。2.教材内容设计:结合滑县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实践探索等主题,设计一套系统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土教材。3.教材编写与审定:组织专家学者和地方文化工作者参与教材编写,确保教材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并经过严格审定。4.教材试用与修订:在部分学校进行教材试用,收集反馈意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5.教材推广与应用:正式出版乡土教材,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同时开展相关的教师培训和宣传活动。二、做好政策支持。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为乡土教材的编写和推广提供便利条件。三、做好资金保障。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四、做好师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对乡土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五、做好宣传推广。加大对乡土教材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通过编写滑县乡土教材,我们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滑县丰富的历史文化,还能够激发青少年的爱乡爱国情怀,为滑县的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期待滑县乡土教材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为滑县的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做出历史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