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解读 关于《滑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2025-06-27
作者
来源: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健全我县应对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自然灾害救助行为,全面提升我县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自然灾害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结合我县实际,县应急管理局牵头修编了《滑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现解读如下:
一、制订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河南省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办法》《河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河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安阳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滑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二、修订目的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县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灾害救助与应急救援一体化衔接水平,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合理配置救灾资源,调整部门分工职责,迅速、有序、高效处置自然灾害事件,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协同做好灾害救助工作,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三、主要内容
《滑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共8部分,主要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灾害预警措施、灾情信息管理、救助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保障措施、附则等内容。
(一)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内容。
(二)组织指挥体系。指挥机构、救灾工作组。
(三)灾害预警措施。明确各有关成员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及时采取措施。
(四)灾情信息管理。包括信息报告、灾情核定、信息发布等内容。
(五)救助应急响应。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县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明确了各级响应的启动条件、启动条件调整和响应终止等工作要求。
(六)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明确了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等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
(七)保障措施。包括资金保障、物资保障、通信和信息保障、装备和设施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社会动员保障、科技保障、宣传和培训等内容。
(八)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