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7月6日拟对天润安阳滑县金堤风电场工程升压站项目等2个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时间:
2017-08-01
作者
来源:
滑县环境保护局
关于2017年7月6日拟对天润安阳滑县金堤风电场工程升压站项目等2个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反馈我局辐射科。公示期为2017年7月6日-2017年7月12日。
电话:0372—8181709
通讯地址:滑县新区人民路与黄河路交叉口(456400)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审批的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序号 |
建设 单位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建设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滑县润金新能源有限公司 |
天润安阳滑县金堤风电场工程升压站项目 |
位于滑县白道口镇刘家营村北侧 |
河北师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本工程新建110kV升压站一座,规划2台主变压器,容量为80MVA+82MVA,本站终期总规划容量为162MVA。 电压等级为110kV,升压站采用室外主变、室内开关柜和室内GIS布置。升压站占地面积1.0hm2。本期工程总投资3086万元,计划于2017年10月建成投产。 |
(一)施工期 (1)噪声:升压站建设期在场地平整、挖方填方、土建及设备安装等阶段中,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其主要噪声源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汽车吊装机、振动泵、汽车等,上述施工设备噪声值一般为70~85dB(A)。 采取措施:①本环评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 ②升压站施工场地周围应尽早建立围墙等遮挡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③施工单位应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 ④夜间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 ⑤依法限制夜间施工:施工应安排在白天进行,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同时在夜间施工时禁止使用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械设备如推土机、挖土机、汽车吊装机等,禁止夜间打桩作业。 综上,在采取上述隔声、限制源强、限制夜间施工等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较小,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环境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2)污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 采取措施:①对于升压站而言,施工废水包括雨水冲刷开挖土方及裸露场地,砂石料加工、施工机械和进出车辆的冲洗水。要求在站区场地内设置简易沉砂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澄清处理后回用,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对施工生活污水,要求按照永临结合原则,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暂用原郦达化工厂原有污水处理设施,用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②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 ③对于混凝土养护所需水需采用罐车运送,养护方法为先用吸水材料覆盖混凝土,再在吸水材料上洒水,根据吸收和蒸发情况,适时补充。在养护过程中,大部分养护水被混凝土吸收或被蒸发,不会因养护水漫流而污染周围环境。 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废污水对附近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将减至最低,不会对其构成污染影响。同时,本工程施工期的影响是短暂和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3)固废: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产生的弃土、弃渣、临时堆土、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采取措施:①为避免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并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安全处置,使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得到安全处置。 ②对于升压站建设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环评要求施工组织中通过土石方平衡,可采用阶梯布置等方式使土石方尽量平衡,对于不能平衡的弃土弃渣则应存放至政府规定的位置或在工程建设地周围低洼处堆置,并在表面进行绿化,同时采取植被恢复措施,使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 在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后,施工固废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总之,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排放是短期行为,自施工开始至项目建成投入运营而告终,因此只要加强固废管理,及时、安全的处理施工垃圾,就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升压站土建施工的土方挖掘、建筑装修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道路扬尘等。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产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 采取措施:①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 ②升压站施工时,应集中搅拌混凝土,然后用罐装车运至施工点进行浇筑,避免因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扬尘,或使用商品混凝土。 ③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控制扬尘污染。 ④基础开挖过程中,应定时、及时洒水使施工区域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定时、及时洒水或采取临时覆盖措施防止起尘。 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该及时清运,并按照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⑥施工临时中转土方以及弃土弃渣等要合理堆放,可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 ⑦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进出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进出装卸场地前应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携带的泥土散落。 ⑧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筑防护墙,厂内道路、堆场及车辆进出道理应定时洒水,保持湿润,避免或减少产生扬尘。 ⑨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空地硬化和绿化,减少裸露地面面积。 通过采取以上规定的各项临时覆盖、洒水、设立围墙、文明施工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扬尘量,将扬尘影响减小至最小程度,不会对周边环境构成污染影响。 (5)生态:①本工程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挖和施工临时占地对土地的扰动、植被的破坏造成的影响。②在土建施工土石方开挖、回填以及临时堆土等,不妥善处置均会导致水土流失。 采取措施:①Ⅰ.临时用地优先考虑永临结合,尽量少占地。临时占地在施工期结束后尽快采取定期养护后补种草籽等方式恢复地表植被。 Ⅱ.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开挖量及开挖范围,施工时基础开挖多余的土石方不允许就地倾倒,采用回填、弃渣场处置等方式妥善处置;此外减少人员的践踏,合理堆放弃石、弃渣,在施工完成后立即清理施工迹地,严禁随地堆放弃石、弃渣,使临时占地恢复原有土地功能。 ②Ⅰ.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先行修建挡土墙、排水设施等水土保持措施,将生、熟土分开堆放,回填时先回填生土,再将熟土至于表层(有利于施工完成后植被恢复及防治水土流失)。 Ⅱ.对开挖后的裸露开挖面用苫布覆盖,避免降雨时水流直接冲刷,施工时开挖的土石方不允许就地倾倒,采取回填等方式,临时土堆应在土体表面覆盖防水材料防治水土流失。 Ⅲ.施工期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做好临时堆土的维护拦挡。 (二)营运期 (1)电磁环境影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24-2014)对二级评价的要求,升压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类比监测的方式。因此本评价 采用对同类升压站进行类比监测的方法来预测、分析和评价本工程投运后的电磁环境影响。类比对象选择了陕西省国电祭山梁风电场110kV升压站,其建设规模大于本次安阳滑县金堤风电场110kV升压站规模,升压站平面布置基本类似,具有较好的可比性。通过祭山梁风电场110kV升压站类比监测结果,可以预测本工程安阳滑县金堤风电场升压站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0.1mT控制限值。 (2)噪声环境影响: 升压站运行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主变压器、室外配电装置等电气设备所产的的电磁噪声,其中以主变压器噪声为主。升压站噪声预测采用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中附录B中的室外工业噪声源预测模式。 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主要声源(2台主变)产生的厂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敏感点处噪声现状值与贡献值叠加之后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 (3)其他环境影响: ①本项目营运期间没有生产废水排放,本项目用水主要为110kV升压站职工生活用水。根据《天润安阳滑县金堤80MW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中本升压站部分,本项目定员标准为15人,均在站内食宿,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2m3/d,生活污水主要包括食堂废水及生活洗漱废水,食堂废水经过1m3隔油池进行处理后与生活洗漱废水一起进入三级化粪池,用作农肥资源化利用,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②升压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值班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项目劳动定员为15人。生活垃圾按照每人每天0.5kg的产生量计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73t/a。升压站内设有垃圾箱短暂存放垃圾,定期由轮岗人员集中收集,定期送至当地垃圾中转站。 ③升压站蓄电池退出运行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等的相关要求处理,并交由具有经营此类危险废物类别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4)风险事故防范应急措施:本项目升压站配有2台主变压器,主变压器事故废油最大产生量为15m3/次。变压器下建有事故油槽与事故油池相通,以贮存突发事故时产生的事故废油。事故油池采用钢混结构,容积设计为50m3,即事故油池容积能够满足单台最大容量主变发生事故漏油时变压器油不外泄到环境中的要求。变压器下设置储油坑并铺设鹅卵石(厚度不小于250mm,卵石直径50mm~80mm),并通过事故排油管与事故集油池相连。在事故并失控情况下,泄露的变压器油流经储油槽内铺设的鹅卵石层(鹅卵石层可起到吸热、散热作用),并经事故排油管自流进入事故集油池,集油池中油水进行分离后,可用油罐车将油运走,并作为危废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部门进行处理。在变压器附近设置推车式灭火器和灭火砂箱等消防器材。 变压器油泄漏是小概率的风险事故,而且在升压站进行设计时已经考虑了变压器风险事故的防范措施,升压站内的每台主变压器均采取了继电保护等措施,而且每台变压器采取不同的电源供给,保证在一台变压器产生故障的情况下不会对其他设施产生联动破坏。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2013年修改)中的有关规定,做好防渗、防漏及设备警示标志。 |
公众参与主要采取了网上信息公示、报纸信息公告、现场公告等方式,公示期间建设单位以及环评单位联系人均未收到关于本建设项目环保方面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2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调查对象均为工程建设地附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及对工程关注公众,无调查者表示不满意。 |
2 |
滑县润金新能源有限公司 |
天润安阳滑县金堤80MW风电场工程110kV送出工程 |
位于安阳市滑县白道口镇金堤河北岸 |
河北师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天润安阳滑县金堤80MW风电场工程110kV送出工程由天润安阳滑县金堤80MW风电场升压站起,至220kV金堤变电站构架止,全线采用单回设计。线路长度约12.45km,全线采用架空。金堤220kV变电站扩建1个110kV出线间隔。本期工程总投资1264万元,计划于2017年10月建成投产。 |
(一)施工期 (1)噪声:输电线路施工期在塔基开挖、基础施工等阶段中,主要噪声源有混凝土搅拌机、汽车等,这些施工设备运行时会产生较高的噪声。另外,在架线过程中,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也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线路施工噪声源声级值一般不高于70dB(A)。 采取措施:①本环评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 ②施工单位应采用噪声水平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 ③夜间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时应做到轻拿轻放。 ④依法限制夜间施工:施工应安排在白天进行,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同时在夜间施工时禁止使用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械设备如推土机、挖土机、汽车吊装机等,禁止夜间打桩作业;对于线路塔基落点临近沿线噪声敏感点时,应避免夜间施工。 综上所述,在采取依法限制夜间施工噪声污染的措施之后,本工程施工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能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不会造成噪声扰民问题,并且施工结束后噪声影响即可消失。 (2)污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本工程线路塔基施工所需混凝土较少,一般在施工现场采用外购商品混凝土,基本无生产废水产生。施工期生活污水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采取措施:①施工废水含泥沙和悬浮物,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施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就近租用附近民房,不设施工生活区。 ②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 ③本工程线路跨越水体时,施工便道和牵张场的设置应远离水渠,严禁在水渠旁堆放材料,采取一档跨越;禁止施工废水排入水体,禁止弃渣进入水体,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施工废水的产生,产生的废污水应重复利用。 ④对于混凝土养护所需自来水需采用罐车运送,养护方法为先用吸水材料覆盖混凝土,再在吸水材料上洒水,根据吸收和蒸发情况,适时补充。在养护过程中,大部分养护水被混凝土吸收或被蒸发,不会因养护水漫流而污染周围环境。 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废污水对附近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将减至最低,不会对其构成污染影响。同时,本工程施工期的影响是短暂和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3)固废: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产生的弃土、弃渣、临时堆土、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采取措施:①为避免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并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安全处置,使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得到安全处置。 ②对于线路塔基施工,环评要求施工组织中通过土石方平衡尽量减小弃土弃渣量,对于产生的弃土弃渣则在塔基范围内进行平整,并在表面进行绿化,同时采取植被恢复措施,使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 在采取上述环保措施后,施工固废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总之,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排放是短期行为,自施工开始至项目建成投入运营而告终,因此只要加强固废管理,及时、安全的处理施工垃圾,就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架空线路土建施工的土方挖掘、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道路扬尘等。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产生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 采取措施:①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控制扬尘污染责任标志牌,标明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主管部门、责任人及环保监督电话等内容。 ②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进行作业,不得乱占土地,施工机械、土石及其他建筑材料不得乱停乱放,防止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同时增大扬尘的产生量。 ③在施工场地三面设置临时围挡(靠近施工道路的一面不设围挡),围挡高度不小于2m。 ④基础挖方临时堆放场地及表土临时堆放场地必须堆放整齐,并由人工进行表面拍压,覆盖土工布,周围设置土装编织袋进行围挡。 ⑤尽可能地缩短疏松地面裸露时间,在工程项目竣工后30d内,平整施工工地,清除积土、堆物,回覆临时占地的表土层。 ⑥考虑到项目区风能资源丰富,大风天气较多,因此,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干燥多风的冬春季节尽量减少施工量,在大风暴雨天气应停止施工,严禁进行土方开挖、回填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施工,并对土石方堆进行遮盖、围挡,开挖截排水沟和临时沉砂池,严格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⑦施工现场禁止搅拌混凝土、沙浆。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应存放在库房内或者严密遮盖。沙、石、土方等散体材料应集中堆放且覆盖。场内装卸、搬倒物料应遮盖、封闭或洒水,不得凌空抛掷、抛撒。 通过采取以上规定的各项临时覆盖、洒水、设立围墙、文明施工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扬尘量,将扬尘影响减小至最小程度,不会对周边环境构成污染影响。 (5)生态:本工程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挖和施工临时占地对土地的扰动、植被的破坏造成的影响。 采取措施:①环评要求,施工开始前,应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协调有关施工临时占地等问题,严格控制施工期临时占地范围,严禁随意扩大。临时用地优先考虑永临结合,尽量少占地,临时占地(主要是牵张场地)施工期结束后尽快采取定期养护后补种草籽等方式恢复地表植被;永久占地采用点征地形式,施工活动控制在征地范围内,少占用林地、草地,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②塔基工程施工中应执行分层开挖,分层回填的操作规范。土方开挖时要将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并采取临时档护,回填时也应分层回填,尽可能保护原有土壤环境。避免大开挖塔基基面,保持自然地形、地貌。回填时,还应留足适宜的堆积层,防止因降水、径流造成地表下陷和水土流失。施工便道剥离土要做好较为长久的临时防护措施,工程结束时作为植被恢复的覆土源。 ③基坑及小平台基面开挖的对于土方堆存应有严格要求,不允许就地倾倒,要求搬运至塔基附近对环境影响最小及不影响农田耕作的地方进行堆存。土方堆放堆存应压实边坡防止雨季发生水土流失。 ④送出线路工程施工特点是一次性建设投产,在施工过程中占用了场地,使用完毕后即可进行农田复垦。 本工程建设不会造成原地貌植被的破坏、生物种类和生物量的减少,不会对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 (二)营运期 (1)电磁环境影响: ①新建110kV送出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采用类比及模式预测来进行分析、预测及评价线路投运后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 Ⅰ.根据重庆市黔江区环保局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110kV 黔乌西线的检测数据及分析可知,单回路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分别小于4kV/m、0.1mT,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的评价标准。 Ⅱ.本环评参照HJ 24-201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推荐的方法,根据线路的杆塔型式、导线排列方式,导线对地距离、线间距、导线结构和运行工况,预测计算本工程配套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分析线路投运后的电磁环境影响程度及范围。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分析可知,本工程线路投运后,其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分别满足4kV/m、0.1mT标准限值要求。 ②间隔扩建工程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金堤220kV变电站110kV配电装置区北数第四间隔需进行,由于该项目原有预留间隔扩建,故其扩建后对环境的影响与变电站扩建前对环境的影响基本一致,不会增加新的影响。本期间隔扩建完成后,变电站围墙外电磁环境水平与其扩建前电磁环境水平相当,扩建后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4kV/m和0.1m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2)噪声环境影响: ①新建110kV输电线路工程 根据相关资料及监测数据,在晴好天气下,110kV线路在运行状态下线路中心垂直断面范围内,电晕放电产生的噪声水平最大一般不超过40 dB(A),对所经区域的噪声环境影响较小。根据工程环境现状监测结果,本工程线路附近环境敏感点的噪声值满足标准限值要求。 ②金堤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本期扩建完成后,扩建间隔处围墙外声环境水平与扩建前声环境水平相当。 (3)其他环境影响: ①新建110kV输电线路运行期无水环境污染物的产生,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金堤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不增加运行人员,不改扩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对地表水的影响不变。 ②新建110kV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物的产生,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 金堤220kV变电站扩建间隔,不新增站内值守人员,不新增固体废物量。 |
公众参与主要采取了网上信息公示、报纸信息公告、现场公告等方式,公示期间建设单位以及环评单位联系人均未收到关于本建设项目环保方面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调查对象均为工程建设地附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及对工程关注公众,无调查者表示不满意。 |